原标题:【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】萍乡芦溪:百折不挠 创新求变 打造“世界电瓷之都”
四月上旬,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的电瓷厂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。从瓷泥到电瓷,从生产通讯电瓷到生产瓷绝缘子,从低压电瓷到高压电瓷,再从高压突破到特高压,伴随着国家电力事业的发展,芦溪县的电瓷产业不断破冰前行。
芦溪县制瓷历史悠久,有史料记载“先有窑下,后有饶州”,窑下即今天芦溪县的窑下村,东晋时期便完成了从制陶到制瓷的飞跃,这里的工业制瓷已有110多年的历史。1905年,这里创办了全国最早的电瓷厂——萍乡电瓷厂。
1905年修建的萍乡电瓷厂,至今还保留着原貌。
“解放后的1950年,第一任厂长带着一万万元旧币,相当于现在的一万元,重建了萍乡电瓷厂。原来我们生产电瓷都是靠手工劳动,运输也要靠肩膀搭、靠水桶提,电瓷制作都要靠烧柴。”萍乡电瓷厂的老厂长刘良元说,虽然五十年代的萍乡电瓷厂只能生产出通讯电瓷,但是由于生产质量好,国内邮电部、铁道部等都来厂里订货。
1957年,萍乡电瓷厂完成了窑炉改造,用烧煤取代了烧柴,生产出的4万多吨通讯电瓷经天津口岸出口到了苏联,并在1959年成为全国十大电瓷生产基地之一。
1977年到1980年期间,刘良元当厂长的四年里,恰好也是发展高压电瓷的新时期,萍乡电瓷厂生产效益逐年提高。
80年代中期,随着产品和技术升级换代,电瓷这一传统行业受到了重创。萍乡电瓷厂面临倒闭,有着悠久制瓷历史与电瓷制造业底蕴的芦溪,该何去何从?
“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,才能开拓新路。萍乡电瓷厂历经了百年,不断推进着电瓷产业向前发展,我们只有不断变革,才能走得更远。”环宇电瓷厂厂长刘环忠告诉记者,1993年在萍乡电瓷厂的基础上,芦溪电瓷产业打破固有体制,成立全国首家民营电瓷企业——高强电瓷。敢于开拓进取的芦溪人凭借“PC”(萍瓷)的金字招牌纷纷开办了民营企业,全镇电瓷业获得迅猛发展,百余家民营电瓷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,为上埠镇电瓷这一传统支柱产业涅槃重生注入活力,上埠电瓷产业空前繁荣起来。
2003年,随着国家第一次农网改造的收尾,芦溪电瓷产业出现低质同构、产品档次较低、市场空间紧缩等现象,芦溪电瓷再次走向低谷。
“我们认识到芦溪电瓷产业的问题,开始积极地寻找对策,积极规范和解决产品质量和行业竞争等问题。”海克拉斯电瓷有限公司投资人吴启和告诉记者,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,上埠镇率先于2004年成立了上埠电瓷行业商会,推动会员抱团发展,自主研发各种新产品,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。
2006年3月,上埠电瓷行业商会正式升级为江西省电瓷商会,芦溪的电瓷产业发展进一步创新,产品升级换代、行业规范竞争,芦溪电瓷产业也因为产品种类齐全,在国家农网改造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。
改造升级后的高强电瓷厂试验中心的陡波装置。
同时,芦溪电瓷产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,于2006年开始采用清洁能源生产电瓷,电瓷质量也在不断提高,现已有公司能够生产出750千伏的特高压电瓷。
“以前我们农村经常断电,但现在农村和城市一样不缺电。”刘环忠说,得益于改革开放四十年,芦溪电瓷企业蓬勃发展,由初期的6家企业发展为拥有147家企业的电瓷产业集群,电瓷产品已经出口到了中东、非洲、东南亚、欧美等40多个国家地区。
电瓷产业不仅是芦溪的支柱性产业,也深深印刻着芦溪悠久的制瓷历史。芦溪电瓷产业走过了100余年的风雨历史,顺应国家的政策转变,在政府的帮助下,在世代制瓷的芦溪人百折不挠的精神下,芦溪电瓷积极地走向了国际。
未来的芦溪,将打好萍瓷的招牌,积极融入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最终实现“世界电瓷看中国,中国电瓷看芦溪”的目标,向成为“世界电瓷之都”全力迈进。(记者 袁育堃)